close
此地在古時羅漢門外門里的中部、楠梓仙溪的西岸,原本稱作「蕃薯寮」,至日時制度改正時(西元一九二○年),依「旗尾山」之名而改稱為「旗山」。此地方起初為平埔馬卡道族大傑顛社(Taburian)自內門遷移至此開拓者,其區域自「溪洲庄」至「蕃薯寮」附近(皆屬於今日之旗山鎮),當時稱之為「施里」。清康熙末年,有部分漳州移民自鳳山地方越過南界的嶺口而進入此地,並與當地之平埔族簽約購地,搭建草寮而著手進行開拓工作,在田園未成熟之時則僅栽種蕃薯維生,故此地俗稱為「蕃薯寮」。以後移民的移殖活動持續不斷,而逐漸形成一村莊,即黃叔璥的《台海使槎錄》中所云之「外門民居施里莊」是也。
至於地名「蕃薯寮」之由來,民間也流傳著另一種說法:據傳當時在原本「施里」的道路旁,有位老太婆搭蓋了一間茅草寮舍,販賣「蕃薯糊」以供應來往旅客充飢,並提供歇腳休息的場所,久而久之,這間販賣「蕃薯糊」的簡陋寮舍,便成為往來人們談話閒聊的好處所,因此「蕃薯寮」的稱呼便取代了原有的「施里」,而成為該地新興的地名。
此地於清雍正九年(西元一七三一年)時開始設置縣丞,此後隨著外來移民的陸續增加,當地之平埔族便逐漸退居至較北方的隘口附近,清乾隆十七年(西元一七五二年)出版的《台灣縣志》〈重修〉中便記載道:「大傑顛社,今蕃民移在隘口,近蕃薯寮。」清乾隆二十年(西元一七五五年)台灣知縣所發劃定移民與平埔族的境界告示中,已可發現「蕃薯寮庄」之名,可知當時便習慣以「蕃薯寮」做為此地之地名。清光緒十四年(西元一八八八年)台灣知縣所發租目改定之諭示中,將「蕃薯寮」之地記做「太平庄」,然而當時之庄民仍然大多以「蕃薯寮」為當地地名。日本領台之後,起初亦襲用「蕃薯寮」之名,直至民國九年(日本大正九年)地方制度改正時(西元一九二○年)才於當地改正設置「高雄州旗山郡旗山街」,同年十月又成立「旗山郡役所」,廢止區長役場,全併溪洲全部(包含碡坑、嶺口)及旗尾、圓潭地區,借保甲事務所成立「旗山街役場」,直至民國三十四年(西元一九四五年)台灣光復之後,才又正式改稱此地為高雄縣「旗山鎮」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ishan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